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地區(qū)乃東縣東南約5公里、昌珠鎮(zhèn)境內(nèi)的扎西次日山上,門票60元/人,傳說是西藏第一位王,雅隆部落的首領(lǐng)聶赤贊普于公元前127年建造的第一座宮殿。雍布拉康,藏語意為“母子宮”。
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。宮殿內(nèi)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,第一座建筑,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。雍布拉康分為兩部分,前部是一幢多層建筑,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望樓,與前部相連。公元5世紀,藏王托托念贊時期,傳說一本佛經(jīng)從天而降,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宮頂,當(dāng)時無人能識。有圣人斷言,到了公元7―8世紀就有人能解讀此書。
雍布拉康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,是一座3層建筑。一層的前半部為門廳,面積33平方米,門廳外是一個帶檐的小平臺。后半部是佛殿,供有松贊干布、文成公主等的塑像。第二層亦分前后兩部分,前半部為三面環(huán)繞矮墻的平臺,后半部是帶天井的回廊。五世達賴喇嘛時在碉樓的頂部加蓋了四角攢尖式金頂。雍布拉康除部分僧房外,還有一間供歷世達賴喇嘛來此禮拜時居住的臥室。